飲食文化
從參加工作時起直到進入暮年,我對羊肉泡饃情有獨鐘,每當我從那些泡饃館門前經過時,那清香撲鼻的味道,總讓我讒言欲滴,欲罷不能。寶雞的羊肉泡饃館,東起臥龍寺,西止福臨堡;南始益門堡,北到群眾路,大大小小也有近百家。我發現每到中午吃飯的時間,有個奇怪的現象:有些泡饃館座無虛席,一座難求;有些卻寥若星辰,稀稀拉拉。像清香齋、鳳鳴春等泡饃館,每天中午11點至下午1點,人滿為患。去三兩個人還能站在就餐者身后等到座位,如若去十個八個人,那就只能不辭而別,另找它店。最讓我難以忘懷的是,地處高家鎮政府對面的一家羊肉泡饃館,遠離市區,且價格遠高于市內,那些慕名而來的“吃貨”卻絡繹不絕,顧客盈門。然而,有些泡饃館雖在市內,交通便利,論味道、質量、數量都算不錯,卻本大利微;有些泡饃館還采取優惠、激勵措施,吸引“食客”就餐,有些也只是一時的“繁榮”,過后卻并不紅火,甚至有些店鋪出現炊管人員多于顧客的現象;也曾多次耳聞不少人舍近求遠,驅車前往寶雞高新區就餐。何故,我反復觀察,思考再三,就兩個字:名氣! 名氣,就是口碑、知名度、知曉率、影響力,或稱品牌。寶雞成功的餐飲業幾乎無一例外地贏在了名氣上。名氣是企業安身立命的基礎,贏得名氣是各個餐飲企業的至高追求,也是企業的內在動力和驅動力。“民以食為天”,飲食行業是世界上唯一不可缺少的行業,呈現出“百家爭鳴”的局面,不管你愿不愿意競爭,你都會卷入競爭的大潮之中。名氣,是一個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靈魂,沒有名氣的企業就沒有生命力和持續發展可言。 名氣,代表著企業的競爭力,如今獨家生意猶如鳳毛麟角。企業參與市場競爭一是質量競爭,二是價格競爭,三是服務和環境競爭。名氣意味著高質量、高品位、高檔次,是消費者的首選。名氣意味著高附加值、高利潤、高市場占有率;名氣與品牌可以為企業帶來較高的銷售額。未來營銷之戰將是名氣與品牌之戰,是為占據市場主導地位而進行的競爭。而擁有市場的惟一途徑是占據市場主導地位的名氣與品牌。由此可見,名氣及品牌戰略已經成為餐飲企業構筑市場競爭力的關鍵。 名氣,意味著不僅在質量上能給予消費群體以保證,更重要的是他能滿足消費者在消費時的那種愉悅感和更大的心理滿足。名氣代表著一貫的承諾,對于顧客不僅意味著他們消費的產品、享受的服務具有一定的質量水準、品牌信譽,凝聚著餐飲業的形象和顧客、公眾與社會對它的評價,吸引著相對穩定的的消費群體進行消費。 名氣,是餐飲企業一種重要的無形資產,有其非凡的價值。有名氣的餐飲企業的菜品,使消費者在與其它同類產品比較的基礎上,產生的在公眾心目中的名氣和聲望,構成了品牌的無形價值。而品牌價值的大小,取決于消費者對這種品牌特征的看法和評價。因此,名氣、品牌是企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名氣是企業各種要素長期積淀的結果。從火爆的餐飲企業,我們就不難看出菜品的文化內涵、傳統、氛圍、或者精神、理念和人文價值等。構建品牌戰略,提高企業名氣,培育自身品牌,對于餐飲企業來說,有著提高品質、傳遞誠信、塑造形象的作用,社會、企業、消費者都會從中受益,意義重大并且深遠。 因此,只有重視名氣,構筑自身發展的靈魂,寶雞的餐飲企業才能做大做強,才是餐飲業的成功之道。那么,如何提高餐飲企業的名氣,給消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和較高的評價?以筆者之見,首先要在提高飯菜質量、改進服務態度、提高服務水平,誠實守信,以優質、優價、優美的環境贏得顧客,讓顧客吃出營養、吃出健康,感受和親歷優美、舒適的人文環境和文化氛圍。其次,要充分利用各種宣傳陣地和宣傳方式,包括利用《寶雞美食》雜志等,擴大宣傳,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引導消費,是餐飲企業的立足之本,是參與市場競爭的必經之路,在為城鄉居民、各地游客提供優質菜品和服務的同時,為企業創造并贏得更多的經濟效益。